
春节临近,西安钟楼、南门等地的大街小巷早已张灯结彩,装饰五彩斑斓,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西安南门(永宁门)瓮城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之一。 近期因春晚排练而关闭的南门瓮城景区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陕西特色文化集中亮相
央视春晚虽然隔日排练,但每天都在排练。 2月1日下午,华商报记者走进西安城墙瓮城,工作人员正忙着调整挂在城墙上的背景布。 南门瓮城明代城墙已建成立体舞台。 瓮城内不仅设置了主舞台,墙上的步道和墙上的垛口也是展示舞台。
瓮城东西两侧临时搭建了20多个帐篷,供演员休息、换装。 记者来到帐篷外,看到盒饭已经送来,但不少演员都在紧张地化妆,懒得吃饭。
由于天气寒冷,舞者穿的服装都比较单薄,每个演员都裹着军大衣。 为了保暖,演员们还想出了一些奇葩的招数,还把“暖宝器”放在脚底上御寒。
开幕式上将展示陕西特色文化。 这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之一。 13支表演队960人同时登台,其中包括幽湖县陈立鼓艺术团、韩城民间艺术团的舞龙表演。 锣鼓等,还有踩高跷的民间社会表演。
学生队牺牲假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
华商报记者走访瓮城时,偶遇西安音乐学院领导专程前来慰问冒着严寒放弃春节和家人团聚的学生。参加演出。 据悉,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西安分场的陕西演出队共有13支。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舞蹈系、西安体育学院4个高校艺术团主要负责舞蹈。 部分。
“当我们收到参加央视猴年春晚西安分站的通知时,我们已经放假了,很多学生都取消了预订的机票并改变了行程。”李颖说,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 在西安分会场的演出中,西安音乐学院派出了120名舞蹈学生的团队。 李影说,每天排练到凌晨1点是常事。 室外排练时,演员们挤在一起取暖已成为“常态”。 不过,每个人都非常专注,没有人有放弃的念头。
陕西文化元素是央视猴年春晚西安分场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西安音乐学院有两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唐乐舞和陕西民间舞。 同时,由于西安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他们也在舞蹈中加入了流行元素。
据悉,央视猴年春晚西安分场将亮相开幕式、节目《美丽中国出发》、歌曲《丝绸之路》及零时钟声敲响庆祝活动。 (记者陈团结、吴成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