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案例教学在学校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分享,改进课程思政教学。 为提升质量,北京交通大学本科院推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课精品案例。
2022年1月,本科学院推介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思政课程示范课程和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近期,思政课程案例版块将陆续为您展示北京交通大学校级思政示范课程的风采。 本期推出的是:2019年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广告学概论》思想政治建设案例(课程负责人:温卫华,教学团队成员:李冰、张杰、范书成、耿美芳).
公益广告分析与策划
完成:温卫华
审稿人:刘凯
一
课程及案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广告概论
教学对象:沟通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简介:《广告学概论》是传播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广告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广告概述、广告简史、广告法规与道德、广告业、广告调查、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媒介、广告文案、广告受众行为与心理、广告效果等。 课程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市场调研能力、创意策划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内容制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广告学概论》被评为2019年学校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 课程设计被评为2012-2013学年学校优秀研究性教学实训载体,学生作品(广告策划)2010-2011学年两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研究性教学学生作品以及 2012-2013 学年。 课程负责人:温伟华,教学团队成员:李兵、张杰、范树成、耿美芳。
案例介绍:本案例教学主要以《广告学概论》课程中“广告概述”章节的内容为主,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 案例内容包括公益广告的定义和特点、我国公益广告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重要的公益广告竞赛和活动、公益广告的相关学术研究以及创意、公益广告绩效及新趋势. 教学活动围绕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想政治嵌入。 以专业案例教学为重点,潜移默化地嵌入思想政治元素,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公益广告策划实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 从技能体系的培养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深入思考现代公益广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衔接。 同时,围绕实际公益项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创作出可实际实施的公益广告方案,并有效推动方案的实施,取得实效。 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国情教育,强化实践教育,让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发展本领”,培养学生对党、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人民。
二
案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因素分析
对于《广告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来说,除了要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外,还需要形成价值导向,落实从专业人才到精神成人的建设使命,即:以人文价值引领专业知识教育,不仅系统、科学地传授广告理论和实践技能,还注重建立知识与人、生活、社会等多维度的融合关系。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由于理论本身的抽象性,始终缺乏有效实施的载体和路径。 《广告学概论》课程中对公益广告的分析与策划正是社会主义的实践之道。 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通过这个起点,我们将价值引导与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明确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爱国的精神。正能量引领思想价值观贯穿教学过程。 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深化教学内涵,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提高课程的教育质量。
《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普遍遇到的突出问题。 首先,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教师教轻学生学。 注重按照学科体系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 二是注重知识和技能,不注重思想引导和价值塑造。 有些学生只是基于个人兴趣和实际利益而选择从事商业广告策划。 公益广告策划也存在选题不当、无谓抱怨、价值观不清、负面情绪蔓延等问题,削弱了公益广告应有的社会引导作用。 缺乏价值观教育,无法达到通过课程教育、影响、塑造学生的目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从往届学员提交的公益广告方案来看,由于缺乏实际的公益项目支持,一些视频广告拍摄脚本、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等设计过于理想,没有充分考虑公益成本。生产性和可执行性。 特性和实际效果。 整个计划仍停留在纸面上。 这只是一个课程作业,结果并不重要。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本课程以公益广告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与我校公益社团“交通大一路”合作,结合“交通行业公益广告大赛”、“大光大赛” 、“创意星球奥斯卡金像奖”、“全国平面公益广告大赛”等重要赛事发布专题,聚焦实际公益项目或公益广告竞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公益广告能够实际落地的广告计划,有效促进实施计划,取得实效。公益广告的分析与策划不仅是《广告学概论》课程的重点,也是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政治工作纳入专业教育体系,积极探索拓展专业教育新途径。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熟悉,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性和主动性。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插入大量公益广告案例,与专业相结合,紧跟时代的要求和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
案例教学总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
基于《广告学概论》课程特点,案例式思政教学整体理念设计以专业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结合思政嵌入,有以下设计理念:
① 采用多元化教学、循序渐进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公益广告、学术研究和公益广告策划等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主动、深入思考现代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的关系。广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对公益广告进行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价值传播、表达技巧、叙事技巧、视听语言、传播渠道、存在问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规律和技巧,为公益广告策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另一方面,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加强知识复习,注重实践教学。 通过与我校公益社团“交通大一路”合作,以及引入“交通行业公益广告大赛”、“大光大赛”、“创意星球学院奖”、“全国印刷大赛”等思想政治元素公益广告大赛”,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选题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创意策划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内容制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能力。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情和责任意识。
2、设计思路
案例式思想政治教学从公益广告的分析与策划开始。 以理论概念讲解为基础,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嵌入相应的思想政治元素。 两者是有层次的。 推进深化,紧密结合,逐步引导学生专业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内容:一是基础专业知识,主要涵盖公益广告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点; 二是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公益广告案例的分析,总结规律和技巧,为公益广告策划提供有用的信息。 参考。 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是专业实践,采用“品牌项目组”的形式完成公益广告策划案例; 四是回顾与反思,包括专业知识和公益广告策划的回顾、职业情感、态度和价值反思两个层面。
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章节学习,培养学生的选题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创意策划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内容制作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形成职业认同感和深厚感情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情建立起来。 责任意识。
2、教学方法设计
《广告学概论》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基础性与应用性兼具、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等突出特点。 采用课堂讲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
①采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预习、查找相关资料、带着问题复习、反思,可以采用思维导图、PPT等多种形式。
②项目教学法是本课程采用的重点教学方法,也是本课程的一大亮点。 是指按照现实中广告公司采用的“品牌项目组”的管理模式,由5-6名学生组成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公益广告的策划。 这种课程组织形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验现代广告公司的业务运作模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专业综合能力。
③采用案例教学法,围绕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情境讨论。 充分提高师生互动水平,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
④嵌入思想、政治、时事元素,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三、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部分预计需1.5堂课(3课时,每课时50分钟)完成,学生公益宣讲提案预计需1课时(2课时,每课时50分钟)完成。评论并分析。 主要流程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实践流程概览
(三)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简析
① 教学效果
首先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对基础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单门课程教学相比是一个显着的进步。 二是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发展。 学生的自主探索、内容创作、团队合作能力显着提高。 三是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相关思想政治教学嵌入到不同的教学环节,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了学生关注国情、时事、民生的意识。 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②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
首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国情、时事、民生关注等方面存在差异。 二是公益广告策划部分。 有的同学很主动,但也有少数同学比较被动。 从学生提交的策划信来看,讲述清晰、吸引人的故事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三是课后教学评价和意见收集过程。 大多数学生不会有任何想法。
2. 改进想法
通过教学评价的方法,重点关注案例分析相关课程的改进和提高,不断提高案例教学质量。 主要方法有:
①课程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或线上线下交流的方式,从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不足。
②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在典型案例分析中,突出“讲故事”能力的培养。
③关注课程内容的实时更新。 由于思想政治和案例分析不断发展,教学内容应紧跟最新时事和民生热点,介绍最新的广告案例。 最后总结相关经验,不断完善和完善课程。
过去的
预计
读
读
1.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 《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采样
2、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思政课融入列车调度指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课程优秀思政案例(3)| 《电磁场和电磁波》: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课程优秀思政案例(4)| 《会计原理》:解析京沪高铁报告激发爱路报国情怀
5、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5)| 《土壤力学》:一盘散沙的启示
6、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6)| 《机械原理》:制度自由度的计算
7、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7)| 《大学物理》:静电场中的导体
8.课程优秀思政案例(8)| 《无线通信基础》:回顾无线通信发展史,立志科技报国,成就事业伟大梦想
9.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9)| 《数据库系统原理》:家国情怀,全面发展
10.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0)| 《物流》:我国物流发展的辉煌历史——自豪与使命
11.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1)| 《经济学原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12.课程优秀思政案例(12)| 《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课堂情景学习项目
13、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3)| 《交通装备》:新时代我国交通装备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4、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课中的小故事和大原理
15.思想政治课程优秀案例(15)|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工科课堂思政课程教学设计
16.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6)| 《几何与代数(上)》:从行列式问题谈秦九韶
17.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十七)| 《生命中的生物学》:宿舍睡眠话题引发的制度信心讨论
18.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18)| 《建筑设计Ⅲ》:《建筑设计Ⅲ》课程的一横一纵、多点协同思想政治建设
19.课程优秀思政案例(19)| 《知识产权法(一)》: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
20.思想政治课优秀案例(20)| 《大学英语预科一、二》:传递中国文化理念,塑造国际化人才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