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西大学传来喜讯。在今年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观赛”)策划案例决赛中,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参赛作品《活力奶奶》以546分的成绩进入前七名,荣获本届“大观赛”策划案例一等奖。作为对参赛选手综合能力的考量,策划案例决赛是“大观赛”中最具含金量的项目,被誉为“全能赛”。本次大赛共有1449所高校参赛,共收到策划案例作品8137件。经过学校层面的初评、赛区评选,共有1422件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10月24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冠军队的指导老师韩志强和参赛选手,他们讲述了比赛的故事和对山西高校广告教育的思考。
《活力奶奶》一炮走红,被知名公司收购使用权
获奖5名选手分别是山西大学2015级广告学本科生郭敬伟、寇洁、袁子云、袁敏静、袁铁飞,他们的指导老师分别是广告学系韩志强、王宇老师。
谈及获奖感受,接受采访的三名学生难掩激动之情:“当得知获得一等奖的时候,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身体一直在发抖!”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他们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我们的提案是升级一款牛奶饮料,一开始我就一直说牛奶、牛奶……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奶奶。经过大家讨论,我们最初把作品定名为‘熬夜奶奶’,但觉得‘熬夜’太狭隘,后来就改成了‘活力奶奶’。”袁敏静介绍着作品名字的由来。她们五人从大二开始就是一个团队,配合默契。之前她们设计过很多产品推广方案,但都是高端时尚的产品。这次选择饮料方案参赛,对她们来说是个挑战。
“我们这次的选择很冒险,但团队成员觉得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或许会有效。经过一个月的市场调研,我们首先决定改进包装设计,并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设计促销活动。比如在瓶盖上加了二维码,消费者扫描后,就能听到奶奶说话的声音,还能录下自己想对奶奶说的话,我们叫它‘留言机’。”郭敬伟把“元气奶奶”策划方案定位在两个层面,一是身体的乳汁,人体需要补充,二是精神的慰藉,遇到生活困难,需要家人的鼓励。在很多人心目中,奶奶是一个慈祥的形象,老人说的一些话,能给努力的人带来力量。
团队中负责排版设计的袁铁飞觉得,他们的作品颇具潮流感,活动设计也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口味,比如将宣传活动与电竞游戏结合起来,设计了一个当红电竞英雄——奶奶。游戏对战中,加血常被称作“一口奶”,与“给奶奶加血”的意思不谋而合。
创意新颖、思路时尚、思路逻辑清晰。在决赛中,《活力奶奶》以五位选手理性的表述演绎广告策略,以感性的表演重现广告场景、呈现广告效果,获得了评委的认可。一位评委评价说:“《活力奶奶》是一个融合传播理念、概念创新的方案。从活力、能量两个理念出发,衍生出活力奶奶的性格,既有创意,又有传播性。互动环节采用的创意撕纸设计和奶奶留声机设计,与社交媒体的消费者接触点具有一定的话题性。”
山西晚报记者采访获悉,《活力奶奶》这幅作品被某知名饮料公司注意到,并花2万元购买了其使用权。
从备战到决赛,困难重重,决赛前一天,全员感冒了。
从备战比赛到决赛,“元气奶奶”一路克服了不少困难。
“我们的初稿完成后,韩志强老师组织了一次内部模拟比赛,请了好几位专家来评判。由于准备不充分,我们排在班里倒数第二。”郭敬伟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五个人都感到汗颜。这次打击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以至于在之后的设计、定稿、讨论……大家都像被点醒了一样,进入了比赛状态。
9月份,我们接到通知,可以参加温州的全国总决赛。然而比赛前一天,所有选手和老师都感冒了。“奇怪的是,那天晚上是我们参加比赛以来状态最好的一晚,我们一直修改方案到凌晨3点,却没有人觉得累。”接受采访的三位学生都觉得很神奇。当晚还有一个小插曲,他们被韩志强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一顿。“韩老师脾气很好,我从没见过他这么生气,这可以说是把我们从混乱中重新唤醒了。回想这四个月,每次到了关键时刻,韩老师都会站出来给我们指明方向,没有他的努力,我们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袁铁飞认为,除了团结,有一个好的导师也是成功的关键。
今年五位选手都已经是大四学生了,在总结参赛感受时,他们用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开眼界”。“在学校学的是基础理论,但通过比赛,我们意识到自己还需要更专业,也明白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实践经验太重要了。”
高校需要对广告创意课程进行“实践考核”,获奖固然令人欣慰,但不是目的。
韩志强老师是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他从教25年,讲授广告系的广告创意课程。韩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很高兴,他一直坚持一个理念:高校广告创意课程的教学成果必须通过实际的实践来检验。
因此,韩老师的做法之一就是通过竞赛来检验教学成果。他所教班级的每位学生,一定都参加过相关的广告创意大赛。以2015级广告班为例,他将学生分成十个小组,全部参加了今年的“大广告大赛”。从今年的成绩来看,策划大赛几乎所有小组都获得了奖项,有的获得了山西赛区的奖项,有的获得了全国总决赛的奖项。韩老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都“挑剔”,甚至还利用自己的关系,邀请广告界的专家来学校当评委,进行模拟比赛,他称这是一次“全面考察能力”。
“一个广告策划从调查研究开始,分析消费者、市场、环境,然后从战略角度制定策略,找到卖点,把概念变成创意,实现广告价值。接下来还要制定创意设计和媒体宣传策略,这应该是综合能力的考验。教学质量怎么衡量?光是考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体现在作品的成果上。所以我要求学生拿出成果,参加比赛,实践,才能知道与现实的差距。”韩志强老师对学生一直坚持“硬”的要求,从第一届“盛大广告大赛”到现在,山西的学生一直都有亮相,当然也获得了很多奖项。
“学生能获奖固然令人欣慰,但我追求的不仅仅是奖项,而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韩志强老师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人才留在山西,推动全省文旅产业的发展。毕竟我省广告创意的土壤太难留住这些人了。他认为,创意因素受到制约,其实就是创意人才的匮乏。要改变我省现状,必须留住人。25年来,他几乎走遍了我省所有开设广告专业的高校,除了交流,还带过课。作为“大观赛”山西大赛最早的推动者,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山西发掘更多的广告创意人才,广告界出现“山西现象”。每一项成果,也是业界对山西高校创意广告教育的认可,终于受到重视。
山西晚报记者 王冠兴
個人資料
韩志强,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广告创意策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版权协会副会长。是“全国高校广告艺术大赛”创办的积极推动者;2003年、2007年两次荣获“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物”称号,入选大型丛书《广告人物·中国》。近年来,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广告大赏、奥斯卡奖、金犊奖等各类大赛,均取得骄人的成绩,其中获全国三等奖20余项,省级一等奖40余项。 兼任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组委会委员、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委员、台湾时报广告金犊奖大陆筹备委员,担任中国广告IAI作品年鉴特邀评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终审评委、中国广告“学院奖”评委、台湾时报金犊奖评委、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委、中国艾菲奖终审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