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戏剧性的方式重新诠释!
不仅还原了电影的原汁原味,
而且笑话不断,满屋子都充满了欢呼声!
你相信吗?
这是苏州一群高中生干的事吗?
10月25日、26日,话剧版《功夫》连续两天在苏州校区上演。 两场演出均已售罄,欢呼声不断。 这部剧里有魔法、有武打、有爱情、有笑料……难度可想而知。 以舞台形式对经典电影《功夫》进行还原和创新,即使在国内也是非常罕见的。
《功夫》剧情简介
《功夫》是一部黑帮动作喜剧。 在社会动荡、帮派猖獗的时代,“斧头帮”是最令人畏惧的。 出租人和出租人都是猪笼寨城的管理者,他们也极其善于隐藏自己的身份。 猪笼寨城里有一些高手,他们都在这个小小的贫民窟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星是一个油嘴滑舌的黑帮成员,他想加入斧头帮。 但因种种原因,猪笼寨城得罪了斧头帮。 斧头帮将星视为灭掉猪笼城的棋子。 在这个过程中,星也逐渐发现了世界上的善与恶。
整部剧穿插了各种中国传统武术:剑术、拳击、棍术、一点魔法,还有像糖果一样甜蜜的浪漫爱情。
晚上18时30分,大幕缓缓拉开。 伴随着舞台大屏幕上按年代顺序排列的香港建筑形象,记忆中的“猪笼城寨”慢慢映入眼帘。
▲“猪笼寨城”的村民
该剧高度还原了剧中人物。 当包租婆穿着睡衣、卷发出现催租时,很多人都称她为经典。 昏暗的红灯下,斧头帮的斧头舞令人毛骨悚然。 地痞街头流氓、天天流连的包租人、妖娆的龅牙简、神秘杀手天蚕地赞……人物一一登场,生动的表演让每个角色都生动鲜明,形象鲜明。原创人物的特点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租船人
▲村民
其中,剧中的武打场面是一大亮点。 十二路谭踢、洪家铁拳、五郎八卦棍、龙爪纤指手、太极拳……一举一动都独特而精彩。
▲洪家铁拳
为了还原电影效果,该剧充分调动灯光、道具、舞台屏幕和演员表演。 比如包机女追星的经典片段,舞台剧利用大屏幕和道具配合演员的表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戏剧也给电影带来了许多创新。 最神奇的是,火云邪神竟然变成了一个穿着皮衣、皮裤、撑着红伞的酷女孩。 小编说这是我最喜欢的火云邪神版本。
▲女版火云邪神
整部剧跌宕起伏,有笑点,有泪点,有深度,有致敬。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掌声、欢呼声不断。
疫情冲击下,《功夫》这部剧经历了诸多波折
这部精彩剧目的背后,凝聚着德威公学师生一年多来的付出。 话剧《功夫》的创作、表演、舞台、服装、道具设计等全部由苏州德威国际高中中国戏剧社的学生完成。
▲《功夫》剧组成员
“我们从去年8月就开始安排这部剧了,原计划去年演出,但因为疫情,一直推迟到现在。”德威中国话剧社的“老戏骨”说。特许演员。 由刘乐诺介绍。 《功夫》剧组经历了很多波折。 很多学生因为毕业而无法参加《功夫》。 也有学生因为学业或个人原因退出制作。 经过数次“换人”和重建,剧组基本稳定,直到节目开播前两个月。 因此,实际排练时间只有2个月。
由于演员不断更换,剧组在角色设计上花了很多功夫。 比如《火云邪神》剧组就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是不是像原版那样是个光头老家伙? 还是叔叔? 还是小萝莉? 直到最后,这个性感飒爽的邪恶女神的形象才确定下来。
▲赛前包租人、包租人与火云邪神的对话
而且每次更换演员,角色都要重新设计。 节目开播前两周,武术教练林新浩一大早就收到消息,因为角色转换,武术动作需要重新设计。 “当晚我又找了一位武术教练,筹划到凌晨两点才拿出应急预案。”林新浩说道。
为了排档《功夫》,德威中国戏剧社的导师Aimee Yang放弃了在新西兰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连续7个月无法与家人团聚。 “因为我实在放不下这些孩子,他们的热情和认真感染了我,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杨艾米说。
▲德威中国戏剧俱乐部讲师Aimee Yang
除了疫情带来的波折之外,这样一部集魔幻、功夫、喜剧等元素于一身的经典电影也很难搬上舞台。 “电影有强制、特色、分镜头等,但舞台没有。所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这种方式的安全性、可行性、舞台效果等,要考虑很多因素。”每一个动作。” 刘乐诺说道。 凭借学生们的智慧,许多有趣的想法涌现出来。 比如那个去“猪笼寨城”找事的胖男孩就穿着一件满是纹身的衬衫。 还有从天而降的“如来神掌”,表现为多人手持星辰,从“天”坠落。
▲《功夫》经典桥段,姜宝给胖子理发
学生们还得从零开始学功夫。 一步一招,如何出拳,如何使用刀剑、斧头、棍棒等,过程中难免受伤。
为了把握这个角色,我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饰演主角的演员沉东风是新加入社团的成员,一开始并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个角色。 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开始写人物分析,分析明星的外表和内心,人物所呈现的形象,以及他为什么向观众呈现这个形象。
▲成人明星再遇哑女芳儿
在老师和学长们的不断打磨下,猫王从表演上的“生硬、僵硬”到现在在舞台上自然地表达自己。 尤其是与哑女的感情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个人并不熟悉,但在舞台上擦出这样的火花很不容易,非常感谢两位演员。”感谢他们的努力。” 控制着吴雨馨说道。
戏剧背后,每个人都在改变、成长
努力的背后,同学们发现自己成长了很多,改变了很多,有的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Aimee老师也注意到了:“一开始,有些孩子很娇气,但现在,他们很成熟了。”
饰演管家的曹绮莉克服恐高症,在近2米高的临时“阁楼”中表现出色。 平时看上去有点调皮的沉东君,虽然因为个人原因脚趾受伤,但还是带病完成了表演。 Elvis表示,因为他明白大家为这部戏付出了很多努力,所以责任感让他不会轻易放弃。
▲《功夫》剧组搭建的临时阁楼
饰演房东的刘雷诺更加懂得了人生的道理。 Leno Liu目前是俱乐部最年长的会员。 当剧组其他老成员一一离开后,处理后台事务的工作全部落在了莱诺身上。 “有一段时间我很茫然,”莱诺说。 幸运的是,他的老师和同学给了他很多帮助,一点一滴地分担了他的压力。 “我明白这个剧组是一个整体,大家都会帮助我。这也让我意识到,只要大家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以后的任何困难都不会那么困难。” 莱诺解释道。
▲《功夫》演员合影
戏剧社也为很多学生打开了另一扇门,让他们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很多学生因为参与戏剧而决定将来从事戏剧相关的工作。 《功夫》的编剧顾继鑫曾经是一个善于写作的人,但自卑、性格内向。 因为话剧社,她开始尝试写剧本,并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她变得越来越开朗、大方、自信。 去年,她顺利考入美国知名大学电影制作专业,并开始主修编剧专业。 《功夫》筹备期间,在海外期间,她还在帮助剧组修改剧本。
无独有偶,社团成员的这些故事,也与老师选择电影《功夫》的初衷不谋而合:“《功夫》讲述的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经历了很多之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初衷,从而发光发亮。明亮地。” Aimee老师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在我看来,无论你是谁,找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并为之努力之后,都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
这样一个充满热情、理想和故事的戏剧社团,成为了一批批德威学子求学期间难忘的记忆,也赋予了社团强大的凝聚力。 今年《功夫》演出时,很多已经毕业的社团成员都回到母校观看。 他们纷纷表示非常怀念德威中国戏剧社排练的时光,享受在聚光灯下表演的感觉。
本文共有1页。 当前页面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