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参与文化; 观众; 在线真人秀
1、参与性文化催生真人秀新形式
参与式文化(participatoryculture)是一种基于web2.0的网络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题,通过一定的身份,以主动创作媒体文本、传播媒体内容、强化网络通讯。 自由、平等、开放、包容、共享的新媒体文化风格。
这种文化现象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家亨利·詹金斯提出的。 在《文本偷猎者:电视迷与参与性文化》一书中,他首先注意到粉丝自创的同人作品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现象,从而指出观众已成为主动的消费者和熟练的参与者,并在最早提出“参与性文化”的文化现象。
如今,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传播媒介的中流砥柱,其门槛低、互动性强、文化信息多样性、非专业性等特点,使得依赖其发展的参与式文化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 以及回避的文化力量。 反观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正在不断冲击和改变传统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接收关系,促使传统媒体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这些都导致一些固有的节目形式发生了变化。改变。 随着变化的发生,许多传统的节目形式在被淘汰的危机中不断调整和修正,努力适应新媒体传播模式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传统被动媒体文化转向更注重创作和分享的参与性文化的背景下,真人秀节目因其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互动性强、受众度高,更容易受到参与性文化的影响。观众参与度。 影响。
从2000年广东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第一档中国内地真人秀节目《生存挑战》,到2005年风靡全国的“超女现象”,再到2013年以来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亲子真人秀节目不断引发话题和热潮,曾经在西方创造收视奇迹的真人秀节目也已经在中国电视荧幕上出现了十几年,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它的认知,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 纵观中国大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史,真人秀节目本身在节目形式上不断发生着重大变化。 近年来,它们呈现出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趋势,许多新的真人秀业态也应运而生。 ,网络真人秀就是其中之一。
2、网络真人秀的产生及发展现状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现象,“互联网+真人秀”的结合似乎也顺理成章。 网络真人秀主要是指由网络视频服务商、影视制作机构甚至个人(自媒体)制作的,以网络平台为主要播出渠道的真人秀节目。 与传统电视真人秀相比,网络真人秀除了保留真人秀的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三大特点外,由于播出平台的特点,网络真人秀题材范围更广,制作规模更小。 ,内容更大胆,目标群体更细分,消费群体更年轻,互动性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真人秀绝非简单地将原有内容换到不同的播出平台上。 而是将互联网思维从更深层次渗透到节目策划、制作、传播的各个环节。 这意味着网络真人秀的出现带来的不仅是播出渠道的变革,更是从创作理念层面出发对真人秀新形式的探索和改革。
由于2014年爱奇艺推出的网络脱口秀节目《七霸说》的突然崛起,有人将2014年称为网络综艺元年。 随后的2015年、2016年两年,以BAT巨头为首的互联网,以及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一大批网络视频服务平台,都趁机介入影视制作。在线真人秀节目。 随着阿里巴巴投资优酷土豆、百度与爱奇艺资本合并、腾讯结合华谊兄弟等资本的整合以及影视行业的结构性整合,网络真人秀的数量和投资规模都出现了快速增长。 播放点击量更是惊人,整体发展势头井喷。 仅2016年和2017年,就有大量网络真人秀节目上线。 (表格1)
从显示的数据来看,短短一年时间,各大播出平台的网络真人秀节目数量呈现爆发式上升趋势,参与制作的团队也呈现出多元化跨界融合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各大视频网站在真人秀选题上也呈现出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在不断发展原创品牌节目的基础上,爱奇艺积极将触角延伸至各类真人秀节目。 2017年的真人秀节目表囊括了几乎所有热门类型,并正在积极尝试新话题、新类型。 优酷土豆走少而精的路线,重点发展直播真人秀,打造自己的特色; 2017年腾讯视频自制真人秀节目布局呈现多元化、国际化局面,在持续提供优质节目的同时,引入韩国顶级综艺节目,持续打造品牌节目。
与节目数量的不断增加成正比的是,网络真人秀的点击量也在逐年增加。 虽然总量仍无法与卫视综艺节目相比,但其增长速度却不容小觑。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各大平台十大网络综艺总播放量为90.5亿,较上年增长53.1%,而卫视十大卫视综艺总播放量为90.5亿,同比增长53.1%。同年视频平台同比增速仅为15.6%。
可见,网络真人秀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在节目类型和形式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实践和发展,但由于其数量爆发式增长,且已经形成并随着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已刻不容缓。
三、网络真人秀的主要特点
网络真人秀已经能够以多种节目形式在中国爆发。 它们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 其中包括政策环境的支持和引导以及我国网络视频用户群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90后作为主要观看群体的强烈娱乐消费意愿也是密不可分的。 可以说,网络真人秀节目的快速走红是多种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外,在参与性文化盛行的背景下,网络真人秀本身就具有话题类型广泛、形式灵活、观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固有特点。 优势。
(一)话题类型广泛,针对性强
网络综艺的审查机制比卫视综艺相对宽松。 因此,网络真人秀的选题范围显然更广。 网络平台界面分类标签的使用也为网络真人秀节目提供了便利。 节目进一步细分内容,精准定位受众。 这是传统电视媒体很难做到的。 也正是针对性强的特点,使得网络真人秀节目在内容上更加专业。 和打字,更加有针对性地把握受众的需求。
(二)强化主持人风范,增强个性化
与传统电视节目相比,网络真人秀在主持人的选择和风格定位上更加风格化和个性化。 考虑到目标受众的年龄层次和情感诉求,作为网络真人秀主持人,他的语言风格、观点言论都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个人风格。 加之网络环境相对宽松,个性化主张和观点在此类节目中较多出现,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粉丝。 有的节目甚至利用双主播或主宾之间、嘉宾之间的观点差异,制造冲突,制造戏剧效果,形成争议话题。 他们还利用网络平台上的观众评论和弹幕造势,希望带来后续。 话题热度和传播效果。
(三)技术创新带来新节目形式的可能性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网络节目形式的创新和突破带来了可能。 尤其是VR技术、直播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契合了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特点,使得网络真人秀节目在形式上彻底打破了传统电视平台在播出时间和内容上的限制。空间,一种新型的“现场真人秀”应运而生。 实时直播的真实感挑战了传统电视真人秀的“录播”艺术。 加工上的弊端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真人秀节目的“偷窥欲”。 此外,在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挤压和刺激下,一些跨媒体真人秀节目应运而生。 例如,湖南卫视音乐真人秀节目《我想和你一起唱歌》将“唱吧”APP的O2O模式和“女神新衣”的T2O模式与电商平台相结合,打破了时空限制。线上线下的空间界限。 。
(四)观众自主参与,互动新体验
无论是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新节目形式的出现,网络真人秀节目赢得观众青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高度的自主参与度和全新的互动体验。 与传统电视真人秀相比,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更加便捷、即时地参与节目,无论是通过评论区或弹幕评论间接参与,还是直接参与投票,甚至利用节目素材制作表情包。 宝和鬼舞视频,在网络媒体的技术支持下,这些参与行为的获取和反馈变得比以往更快、更及时,这种时差优势带来了比以前两倍的沉浸感。 环境感和更令人满意的互动体验,是观众在真人秀节目中最期待的愉悦体验。
总之,在参与性文化的背景下,基于网络平台的真人秀节目在内容和传播手段上都具有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正是这些特点和优势,决定了他们能够迅速在各种节目形式中站稳脚跟,成为收视率生力军。
4。结论
纵观当下的影视行业,我们不得不承认,以网剧、网络综艺为首的一批基于网络平台的节目类型,已经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力量。 然而,即使资本大量涌入,传统电视台、制作机构纷纷“接入互联网”,我们仍然不能忽视这股热潮背后的种种问题和危机。 我国真人秀尤其是网络真人秀在持续取得高收视率和高集中度的同时,仍然没有摆脱原创性不足、同质化严重、容易触及道德底线等诟病。 新节目形式在数量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其内容和质量能否跟上,直播等技术的应用是否会引发道德伦理争议,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持续关注和关注的。保持冷静。 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参考:
1.亨利·詹金斯。 文本偷猎者:电视迷与参与文化[M]. 郑希庆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龚成波,张俊昌,王福。 中国真人秀节目[M].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出版社,2015。
3、罗婷。 互联网+真人秀:2016年真人秀节目格局与形态的问题[J]. 新闻前沿,2017(01)。
4.王春芝。 参与式文化的狂欢:网络直播热潮探析[J]. 电视研究,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