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奇怪怪、稀奇古怪的图形并不是设计师所追求的,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图形语言才是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必要条件,图形越新颖,图像素材的处理越独特,对受众的吸引力就越大。
明喻
隐喻就是用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去解释人们尚不了解的事物。当平面设计想要传达的信息比较抽象,难以直观地表达时,可以利用隐喻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人们可以感知的熟悉的图像,通过整合另一个图像的属性使一个普通的图像变得更加生动。
隐喻手法通过对创作要素的分析、理解和联想,有目的地将两个不同属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其中一个事物借助另一个事物的特征而得到生动的表达,强调了创作理念的深刻内涵,赋予了主题无限的想象空间。
夸大
夸张是指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获得强烈的视觉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点、功能、程度等进行放大、缩小或夸张的表现手法。
图形通过夸张可以打破物体间的具体关系,用非常规的、反比的关系来表达所期望的语义,是一种基于客观现实的适度想象。大胆的幻想、奇特的夸张,往往会给人带来超乎寻常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较的
对比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是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事物进行比较,常常利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使主题在对比中得到更强烈的表达。
对比部分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可以是形状之间的对比,也可以是设计元素之间的对比。人们总是不自觉地从一组相似的对比中寻找差异,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两件事之间的关系。利用视觉对比进行创作,可以引导观众主动思考,理解设计师的意图。
匹配
明喻是一种幽默的创作形式,用幽默、有趣的比喻来体现创作内涵。拟人、拟人统称为明喻。明喻通常给人一种神秘、幽默、陌生的感觉。由于图形是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来传达信息的,很多抽象的概念很难用图形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只有借助明喻才能达到让观众认知的目的。
正面及负面
正负共生是指在特定的设计空间中,正像与负像相互借用、对比、反转而形成的图形,图形元素在矛盾中蕴含着不同的含义,两象相对而又相互利用,呈现出新颖、巧妙的图形魅力。
正负同构图形设计是图形创意中简化图形形式、增强视觉趣味的重要手段,设计师可巧妙运用简洁、有趣的正负同构图形设计形式,为广告设计的图形表达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体现“形中有形、字中有字”的视觉魅力。
选择
图形元素替换手法又叫“偷梁换柱”,就是利用形状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理念上的差异性,用一种形状替换另一种形状,使图形的造型在形式和理念上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在逻辑上或许荒诞,会给视觉带来陌生的感受,但这种图形的异形组合却能升华广告的设计理念,带来设计思维的质变。
广告设计中图形元素的替代,是在常规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想象,通过图形替代设计元素,改变自然物体的物理结构,赋予图形新的内涵,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元素替代彻底改变了常规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方式,使思维步入一个奇思妙想、自由自在的世界。
在利用图形元素替代结构的创作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图形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无论是形似还是意似,以新的视觉形象来表达创作主题。
同构
同构是广告平面设计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每个单一图像素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多态同构就是利用不同图像的特点来构成新的图像。这种创作方法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图像特征的高度敏感度。它将人们所熟悉的图像素材进行重构,并赋予图像新的内涵。
多态性注重的是结果,与得到的结果相比,所用的材料可能是荒诞的、怪异的,甚至是无关的,正是这种图像之间的转化,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新奇感。
解构
人们常常以视觉格式塔作为认知事物的基本单位,即事物的个体存在是认知事物的最基本单位。设计师基于视觉意识经验,按照设计思路,将一个独立的事物进一步划分、解体,使其在视觉上变得碎片化。再通过对碎片化的图形元素进行重构,便可产生新颖的视觉图形。
广告设计的解构主义图形创意是指有意打破传统对物体完美主义的审美情趣,分解自然形态结构秩序,使图形的分离与重组成为一种有意识的破坏,创造出非自然的图形结构关系,使人们对事物的注意力受到常态分解与重构的冲击。
(此处已添加圈卡,请前往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