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嫁接——嫁接,偷李换桃 1.把一朵花嫁接到另一棵树上,在广告创意中,把两个属于不同范畴的事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即把二者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事物 2.因为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事物,它的隐喻也从二者中衍生出来,以象征、隐喻、比喻的形式出现,如把奶嘴和烟嘴连在一起,表示小孩被动吸烟;给鞋子加轮子,表示这双鞋子跑得快。 3.在嫁接的手法中,两个连在一起的事物可以没有主从关系,因为二者的加在一起就改变了事物的意义,或者增加了新的意义,因为它的新意义来自两个事物,所以它比“以李换桃”能传递更复杂的信息。 4.异质转移——神奇的“复活”效应 1.把一个事物的个性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就叫异质转移,有品位,有个性。 我们认可一个人,就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他的性格。成熟、活泼、孤僻、傲慢、正直、冷酷,动物也有,狗的忠诚、狮子的威严、狐狸的狡猾、老虎的凶猛、熊的愚笨。 2、产品要想被人认可,就必须赋予文化、精神、功能等内涵,使之“活”起来,把无生命的产品变成有血有肉、有个性的生命体。万宝路香烟的牛仔形象,就是这种手法的巅峰。 5、王婆卖瓜——你买不买? 1、王婆卖瓜,自吹自擂,本来是贬义的,但在广告表现上,消费者是抱着对产品效果的期待去购买的,所以自夸至关重要。
为了炫耀鞋子,裤脚被剪掉,彰显了鞋子的重要性。老头与少妇,老太太与少夫,展现了服装的魅力。 2 王婆卖瓜的手法直白,突出效果,但表演夸张,戏剧化,脱离事实。这是因为受众往往把事实当成平常,心不在焉,所以“王婆卖瓜”力求新奇变化,夸大优点,赋予产品新奇多变的情趣。 6、言过其实——自嘲,在看似自嘲的过程中,展现产品一种自信,一种幽默和大智慧。 1 伤害源于喜欢。这种表面的对产品缺点的陈述,其实是一种赞美产品的方法,即“明里贬低,实里赞美”,这就是广告创意中的“言过其实”。 修车时为了避免弄脏衣服,全身赤裸,更显衣服的魅力。骑自行车穿出裤裆,说明产品过度使用。 2 反其道而行,跳出纵向思维的框架,从使用产品的负面效应出发思考表达,展现出意想不到的新意。虽然在内涵上走了一个圈,但电脑让广告变得有看头、有嚼劲。 7. 阐释文字意义——文字本身就是创意 1 文字是创意的符号,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文字来收集创意。汉字是世界上最完整、最严谨的象形文字,表意、象形、形声义、联想、音译、借用等手法蕴含着无穷的奥秘,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有内涵的图画。 2 汉字可以通过“看文”而“生义”,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还能引发灵感、引起震撼。 我们把人物逐一拆解、重组、拟人化、拟人化、改头换面、组合,能发现很多有趣的变化。3 做女人真好(丰胸广告) 被调侃的是你(方便面) 8、语音创作——广告创意的独特武器1 有一则护牙公益广告,从汉字发音开始创意,广告文案是绕口令: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十四不是四十,四十不是十四,不用牙齿也能看出来怎么发音。
2.汉字的发音有塞音、停顿音等,这为语音创作提供了许多机会。广告的这种创作方法,使受众从视觉出发,再转入听觉,创造出“感官转移”的奇妙效果。加上巧妙的构思,将令人赞叹不已。3.除了“舌尖捕捉”,还有常见的发音方法启动创意,如药品的“可(ke)急”、“昌(chang)吃昌(chang)净”。9.对比——当然,有些对比并不流行,比如稿件的竞争。1.促销、收入、风格的对比,人性都喜欢对比。2.产品广告也喜欢对比。对比是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之一,容易产生冲突。用鲜明的对比或对比来表达产品的性质和特点,用对方来突出对方,相互比较,形成对比点。 对比法强化了主题的表现力,富有情趣,扩大了作品的感染力,运用得当,可以使普通的画面蕴含丰富的寓意。 3 一台节能空调可以与一台节能灯相比较,因为它们耗电量一样。产品使用前后的对比,就是减肥广告。另外,与对手对比的方法,使它属于竞争性广告的范畴。 10、笔断意连——可以“笔断意连”,但不能“断藕断丝连” 1 笔断意连源于中国画用笔之道,意思是笔触虽然断了,但精神上是相通的。在创作中,我们经常用这种方法。 2 在广告中,画面的拼接,或物体的拼接,形成奇妙的联系和视觉的穿透力,使之看起来像一个整体。
3 “断笔意连”的手法和“移花接树”的手法有着本质的区别,移花接树是把两个物体合二为一,而“断笔意连”则不需要把两个物体合二为一,它力求视觉上的连续性,利用这种视觉上的联系和连续性来达到创作目的,给观众一种意想不到的快感。 11、篡改作品——可以篡改作品,但不能篡党夺权。 1、照片、油画、宣传画、年画、雕塑等都是广告创意的绝佳素材,巧妙运用,就能诞生伟大的创意。 2、可以保持不变,也可以以一定的主题进行调整,或者进行一些局部的修改,以达到目的。 12、以竞争取胜——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1、中国人奉行“和为贵”的文化理念,相关法律法规也禁止过于明显的竞争性广告。 但在国外,点名讽刺竞争对手的广告却很流行,而且很成功。 2 竞争性广告往往采用对比手法,锁定竞争对手,直接攻击,在对比中凸显自己的优势,攻击力很强。 3 竞争性广告有时就像泼妇在大街上骂人,既吸引眼球又具有娱乐性。 13、闹剧——闹剧找“秀”感 1 闹剧就是利用各种事件进行广告创意。 2 借用一些吸引眼球的事件,找到事件与产品的某种联系,大肆渲染,的确是一种巧妙的广告创意手法。因为事件引起了注意,受众对事件也清楚,利用这种素材巧加利用,起到“事半功倍”、“一两斤得千斤”的效果。 3 人生每时每刻都有大事发生,比如布什连任总统,让他拿书,我本来不想当总统,是这本书改变了我,不是让我当总统而是让我当广告商。
14、震撼——恐惧确实有驱恶扬善的功能 1、恐怖场面令人难忘。 2、在诉诸人们情绪的说服力中,恐惧最容易促使观众改变行为,而不需要改变他们的想法。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是极其困难的。恐惧使观众产生逃避、摆脱和离开状态,从而导致他们的行为摆脱危险或有害的状态。 3、恐惧是一种能将人的想法与行为分离的技术。其实一个人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但在恐惧的影响下,很容易接受与自己想法不一致的行为。常用的素材有血腥、创伤、十字架等场景。公益广告禁止吸烟、吸毒等不良行为 15、性刺激——充满性感 1、毫无疑问,性是一种可以利用的广告武器。 性作为欲望的表现,是一种取悦和诱惑,使受众产生联想或幻想,用非常煽情的方式点燃受众原始的本能欲望,激发受众的快感,受众受到刺激后,又会寻找解决欲望的方法。广告产品成为人们解决问题最方便、最安全的替代品。所以有些软性产品,如香水、服装、酒等,很难用语言来解释,也没有逻辑性,所以性感手法非常有用,可以传达代表产品的一种感觉和情感。 2 性广告的表现手法有直接和含蓄两种,直接手法是大胆、直接地袒露身体,让人热血沸腾,含蓄手法则运用象形、替代、暗示等手法。 16、前后呼应——抓住你的心 1 连续式广告是一系列的广告(包括两个),有一个紧密的发展和演绎结果,其中以悬念广告最具代表性。
好的悬疑广告是在表现手法上刻意制造神秘感,制造悬疑、紧张的心理,带动观众的好奇心,引发观众强烈地想进一步寻找答案的欲望。然后出现戏剧性的结果,使观众的悬念得以化解,留下难忘的心理感受,具有令人着迷的艺术效果。 2 悬疑广告在规则上要非常小心,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表现让人有兴趣看,在结尾处压抑剧情,然后在结尾处引爆。 十七、特立独行——今天的另类可能是明天的主流 1 特立独行意味着另类。 2 意识形态广告表面看起来杂乱无章,缺乏灵性,内容匪夷所思,各种奇怪的装束,都是看起来很前卫的符号。传达的是难以理解的深刻哲学意义。但也形成一目了然的意识形态风格,给人一种非常另类的感觉。 事实上,创作者对社会进行了深入调查,准确把握了社会趋势,从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等更广泛、更深层次的领域构建了独特的创作理念。作品中流露出难以抗拒的商业影响力和审美气质,考虑到社会形态、生活理念、传播方式、生存意义和乐趣。它具有文化的全面性、智慧性、艺术性、趣味性、前瞻性和颠覆性,超越了一般的艺术广告。当然,批判意识形态的声音也在涌动,但一个独特的想法如果能屡获殊荣,并在圈内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它是一个伟大的想法。
18、与众不同——追求与众不同 1、平面广告的与众不同,不是在文字、画面、设计上下功夫,而是在材料等方面绞尽脑汁。例如香水广告,在杂志上喷洒香水,或使用特殊材质的纸张等令人难以想象的创意,再配合相应的主题,使表演富有戏剧性,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2、这种手法往往以其极大的形式差异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与众不同是广告创意所提倡的精神。对于任何稀奇古怪的东西,广告主除了普通的东西外,什么都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