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上线下共建服务平台
在家乡创业需要什么条件? 有哪些优惠政策? 有哪些培训可供选择? 为给企业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兴宁市积极开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进村走访、政府官网、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积极开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创业指导,推动各项惠农政策。
梅州金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这一举措的受益者。 该公司负责人陈伟波表示,自公司成立以来,兴宁就业中心为公司提供创业指导、贷款利息担保等支持。 在政府部门的保护下,公司逐渐发展壮大,通过肉鸽产业帮助当地贫困户507户。 家庭通过就业脱贫。 2018年,“陈小阁肉鸽产业融合”项目荣获第二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
▲陈伟波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农村创业创业大赛总决赛三等奖
为创业者提供追逐梦想的舞台
为了让创业种子生根发芽,兴宁市大力建设产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创业基地聚集资源,发挥各方优势,为创业者提供综合服务平台。
广东一号成立于2014年,是梅州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粤南首家创业基地。 广东一号与政府、投融资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密切合作,帮助创业团队快速成长。 目前,粤一已成功孵化了广东长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成长性好、后劲强的科技企业。
▲广东省第一公共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开展培训
同时,兴宁市积极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以农民田间学校模式为重点,全面打造“专家+农技公司+农技人员+实验示范基地+示范户+辐射带动户”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兴宁市四毛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2019年广东省第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区内现有水稻种植面积约10万亩。 为支持兴宁市蚕米基地不断壮大,市农业农村局联手各级技术专家,加强技术指导,蚕米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
▲兴宁市四苗米省现代农业产业园
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2017年以来,兴宁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创新政策,指导各地鼓励和保护创业创新,在创业资金、租金优惠、贷款贴息、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营造良好乡村环境。 创业创新环境。
回乡创业的80后年轻女性张雪莲对此深有体会。 从都市白领到网红农民,张雪莲全身心投入有机农业,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由于创业第一年开荒、运输、管理等成本高昂,她最终损失了近30万元。 她四处奔波,终于在妇联的帮助下拿到了贷款。 。 兴宁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妇女创业就业扶持行动,妇联分三期为张雪莲提供了50万多元贴息贷款,帮助她解决了经济问题。
除了张雪莲之外,还有很多当地企业家遇到了困难,政府相关部门都对他们进行了保护。 大村村刘远红回乡创业后,投资建设了350亩无花果种植基地。 创业初期,她获得了40万元扶贫资金。 她在果蔬加工、土地流转等方面也得到了村支部的大力支持。
▲张雪莲(左一)
▲刘元洪介绍无花果产品
除了提供优惠政策外,兴宁市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举办了农业特产展销暨农业电子商务交流交易会、中国农博会等活动。农民丰收节。 消费扶贫将当地优质农产品带入全国人民的餐桌。
▲兴宁市第二届农业特产展暨电子商务交流交易会
未来,兴宁市将以建设广东省创新创业电商人才“黄埔军校”为目标,培养更多农村电商优秀人才,壮大农村电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