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广西北流镇万平艺术小筑开业启动乡村振兴抖音视频大赛

时间:2024-05-13

北流市西城镇木棉村的木棉图书馆是村民业余学习的场所。 文/本报广西记者 杨斌 摄

乡村书店、艺术小镇、陶瓷博物馆、香贤文化公园……热情的夏天,位于桂东南部北流市,城乡各类公益文化空间暑期活动多、形式新、互动性强,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青睐。 。

近年来,广西北流市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协会、民间文艺团体、乡村先贤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参与、共建、共享”模式推进城市设施网络化、供给多元化、长效机制、城乡一体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整合资源,打造城乡文化空间

7月10日,民乐镇宛平艺术别墅开业,乡村振兴抖音视频大赛当日同步启动。 油茶体验、音乐会、书画展、古琴鉴赏等公益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周边村民参与。 村民彭大爷是一位“文艺人”,他对这些文化活动赞不绝口。

艺术别墅是指宛平艺术小镇内的两个文化庭院。 这两个庭院由北流新兴艺术团体“十二楼读书会”经营管理,致力于营造诗意的田园生活。 庭院建筑小巧,典雅,极具艺术气息。 馆内设有陈星洲艺术馆和青年国际艺术馆,展示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 “安静的乡村获得了生机和活力,村民们时不时地参观各种场馆,越来越关注文化艺术话题。” 村干部托芬表示,随着宛平艺术小镇的艺术场馆和活动不断增多,村民参与的兴趣越来越大。

宛平艺术小镇所在地原本是一片破旧破旧的房屋和废弃猪圈的土地。 那里又脏又乱又穷。 是村容村貌整治的重点。 两年来,在村贤的建议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指导下,宛平村结合乡村风貌改造,筹集多方资金800万元以上,投资宛平村艺术小镇建设。 建设过程中,村民们投入了劳动,热心公益的企业家捐款捐物,艺术家们捐赠书画篆刻艺术品,文化志愿者前来开展艺术普及活动。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苏东坡艺术中心、张克公园等已竣工,还有东坡花园餐厅、观景长廊、荷塘风光、艺术图书馆、艺术家工作室、体验馆等文化旅游配套项目精品民宿。 建筑呈现出一个具有怀旧记忆和艺术文脉等特征的美丽乡村。

农村文艺团队简介_农村文艺演出活动方案_农村文艺演出团队商业模式

“打造艺术小镇,不仅振兴了乡村文化,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宛平村工作的民乐镇干部杨其军表示,下一步,宛平村将继续探索“艺术+”、“+艺术”的形式。 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为游客提供更多新玩法。

宛平艺术小镇是北流市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益文化空间的缩影。 湘县斥资超6000万元建成的湘县文化公园、企业打造的工业体验主题陶瓷小镇、社会机构参与建设运营的木棉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颍川文化公园等。医生个人捐建的教育基地……近5年前,近年来,北流市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各类公共文化空间560多个,投资金额超过1亿元。 这些遍布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文化的繁荣。

搭建平台鼓励引导农村人才参与

北流市辖22个镇,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 7月1日,“2022年北流市各族同胞庆祝建党101周年”活动在北流市乡贤文化公园举行。 数千名市民到场观看演出。 据了解,北流市乡贤文化园总投资5000万元。 公园的“一亭一门一桥一厕一碑”和“四亭三廊两坊”等湘县文化设施、地上景观建筑、名人古树等全部由当地村民捐赠种植。

“这个公园将成为北流展示乡贤风采、弘扬乡贤精神、凝聚乡贤力量、引领美好潮流的思想教育新基地,也将成为文化交流新场所。体育活动。” 北流市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局长徐庆强表示,北流乡自古以来就孕育了无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心公益的人才。 它们是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

“水有源,树有根,无论事业有多大,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家乡。” 参与捐赠北流乡贤文化园的李先生现在正在南宁发展。 他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文化氛围非常重要。

近年来,北流乡贤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已蔚然成风。 民乐镇罗征村,一个多月筹集80万多元,建成占地10余亩的文化广场; 青湾镇乡贤李光才投资100万余元修建村级体育馆一座; 六井镇乡县李云荣投资3000万余元,建成广西最美乡村小学——六镇西山小学; 新圩镇吴村个体户医生黄恒荣投资300余万元修建颍川文化园,园内建有图书馆、展览室、图书长廊、反腐室等,并有超过2万人次参观……在北流城乡,当地先贤捐建的公共文化设施随处可见。

“搭建文化传承平台,提升乡村先贤文化定位;搭建慈善平台,提升乡村良善文化慈善力量;搭建文化旅游发展平台,提升乡村良善文化影响力。” 徐庆强表示,近年来,北流市积极搭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三个平台”,激发乡村先贤参与热情,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传承弘扬乡村先贤文化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乡村贤士支持生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为乡村贤士思考财富来源、思考文化、奉献社会提供平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农村文艺团队简介_农村文艺演出活动方案_农村文艺演出团队商业模式

创新机制培育“五路军”

暑假又到了,北流陶瓷小镇也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在这里可以体验陶瓷制作,了解北流陶瓷的历史,很好玩。” 来自榆林市的中学生李雪健已经是第三次来到陶瓷小镇了。

陶瓷小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西首批中小学户外实习基地。 该镇环境优美,突出“产业+文化+旅游”特色。 这里有突出北流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未来”主题的博物馆、展览馆,有原陶瓷窑炉的窑炉中心,有千年文化。 手绘坯体验,还有户外拓展活动。

“像陶瓷小镇一样,只有鼓励和引导广大社会力量参与,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榆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宁静表示,近年来,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中,榆林市重点培育和探索乡贤、企业、协会、专业人士和民间文艺队伍等社会力量,形成了典型的“五路军”实践。 这种做法起源于北流市。

“‘五路军’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资本投入、人才队伍建设、活动组织策划、公民文艺素养提升等。” 北流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举例说。 近年来,北流民间文艺队伍蓬勃发展。 目前有300多家,遍布全市农村地区和社区。 这些民间艺术团体,如木偶团、民歌团、狮龙团、广场舞团等,定期或不定期自发、自愿地进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艺术表演。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北流市在《北流市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激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生动力的决定》等政策文件中明确。 “推动全区乡村振兴”多措并举,同时鼓励各村(社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吸引老乡、返乡、返乡活动建设家乡,发挥好乡愁作用,鼓励乡村人才创业、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振兴乡村文化。

“北流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创新政策、社会荣誉、平台建设等措施,培育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五军’,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益探索。”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吴志楠表示,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区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价值存在认识偏差。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发展理念不够开放和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服务模式创新不够、社会参与面窄、参与形式单一、服务承担主体数量参差不齐、服务参差不齐等。质量。 北流市在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街道徐家棚街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佳馨花园1号楼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威九国际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1031796号     网站地图
威九国际(中国)官网首页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