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配合防疫工作,避免人员聚集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各大剧组、各大综艺节目均已停止录制拍摄。 一方面,宅在家里的人们有娱乐需求。 另一方面,综艺库存紧缺,真人秀录制暂停,录音室录制谨慎。 综艺艺人如何化“危机”为“转机”,适应现状? 、因地制宜推出综艺节目? 这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考验。
一档全新的“云录制”综艺由此诞生。 众所周知,传统综艺录制——无论是演播室综艺还是户外真人秀,都是一个集体性的、庞大的过程,需要台上台下的大量工作,比如导演、主持人、摄影师、化妆等。与发型师、布景师等人员合作。 疫情肆虐,将这些人聚集在现场并不容易,也不安全。 “云录制”完全打破了传统综艺录制的规则。 它可以让客人足不出户,打开手机等相关设备即可完成录音。 虽然没有妆发、没有现场配乐、没有剧本设计、没有多角度摄像头,但“云录制”至少打破了综艺录制空间的限制,让多位明星参与录制成为可能。同一时间不出门。 。
如何玩“云录音”
湖南卫视依然是国内综艺创新的领跑者。 早在2月7日晚,就上线了两档全新“云录制”综艺《天天云时光》和《嘿!你在做什么?》。
《天天云时光》由《天天向上》节目原制作团队湖南卫视沉心工作室打造。 由汪涵、大张伟、王一博、钱枫、高天河、沉梦辰等天天兄弟组成。 每个问题都联系着几个人。 有不同的嘉宾作为嘉宾,艺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节目的录制。
《每日云时光》片头
节目的形式是主持人在演播室通过网络视频连接天天兄弟和各地嘉宾,这和我们微信上的多人视频聊天非常相似。 从内容上来说,《天天云时光》其实是一档脱口秀节目。 主人和客人聊着家里发生的趣事。
主持人汪涵在演播室与其他嘉宾视频聊天
当然,为了丰富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不让其成为一盘乱七八糟闲聊的“闲聊”,每一期节目邀请的嘉宾都对应着不同的聊天话题。 比如第二期的嘉宾是凌潇肃和唐一菲,以及在家专注“怎么玩”的袁成杰和陈芊芊; 第三期的嘉宾是邹市明一家和杨威一家,重点讨论“如何在家锻炼”; 第四期嘉宾林依轮、薇娅,告诉大家在家“如何保护自己”; 第五期嘉宾张含韵、黄雅丽在美食版块,“在家如何做美味的食物”……
杨威父子教大家炼功
除了云聊天环节之外,节目的固定版块还包括“云答疑”和“云公益”。 主持人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嘉宾们一一解答。 正确回答问题最多的嘉宾将让节目组以他的名义捐赠医疗物资。
虽然策划上线时间很短,但从制作角度来看,《天天云时光》是当下“云录”综艺中的佼佼者,具有原创性、完成度、综艺感。 每周能播出4期,正是得益于稳定的节目模式。
每周节目《嘿!》 由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制作团队推出的《你在做什么?》同样采用“云录制”的形式,节目采用GoPro同城快递送货,三位主持人何炅、李维嘉杜海涛自拍有趣的生活vlog,通过视频连接艺人朋友进行互动。
《喂!你在做什么?》标题
嘉宾们的视频博客围绕国家卫健委居家隔离的“五个一”建议,即制定计划、研究一件事、找依靠、做运动、思考一些经验,让大家的内容vlog形式散了,但精神依然存在。
“五个一”构成vlog主线
但眼尖的观众会注意到,“嘿!你在做什么?”的创意与MBC去年推出的刘在石主持的节目《空闲时间你在做什么》非常相似,都是手机相机+自拍视频博客。
浙江卫视也于2月14日推出了由华少赞助的节目《我们在一起》。 一些名人拍摄了他们在家中所做的事情。 经过后期剪辑制作,华少担任主持人,串联起来。 格式更像是“嘿!你在做什么?”。
华少主持《我们在一起》
电视台忙于创新,视频网站也不甘落后。 2月8日,优酷推出明星陪伴公益直播节目《吃得好》。 每天中午12点,明星(或明星家庭)直播做饭过程,向大家倡导“宅在家里,吃好饭,支持国家,战胜疫情”的理念。 除了《吃得好》之外,优酷还推出了明星健身公益直播节目《运动得好》,由刘维担任主持人。
《好好吃饭》中的赵本山
与卫视的“云录制”相比,优酷的这两个节目都逊色不少。 节目内容为明星直播,几乎没有策划和后期制作。 节目的亮点全靠明星们自身的综艺感。 如果直播明星相对放不下,一小时的直播就会显得乏善可陈。 有时候能感觉到明星很不舍得支持。
《好运动》里的刘伟每期都要填一个半小时的内容,够难的
“云录音”有创新但难以成为常客
疫情背景下,综艺艺人能迅速转变思路,在短短几天内推出一档“云录制”综艺,这首先值得称赞。 例如,《天天云时光》从立项到录制到播出仅用时5天,其中策划用时2天,从录制、后期制作到播出仅用时30小时。
有些观众可能认为《天天云时光》只是明星视频聊天。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毕竟节目不能直接投到手机上。 如何将手机投影转变成高清电视的观感是一个技术问题。 这就需要专业网络公司的技术支持。 同时,这么多人同时聊天,如何避免“喋喋不休”,如何让节目节奏清晰流畅,也需要节目组和艺人的实时对接。 很多愚蠢的工作都是在幕后完成的。
《天天云时光》的云问答环节会根据来场嘉宾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比如本期的体育,大部分话题都与体育有关。 这是一个小而深思熟虑的细节。
“云录制”体现了我国综艺艺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云”思维,在有效条件下实现“足不出户录制节目”,而且节目也带有自己的特色。具有“云”时代直播、vlog的诸多优势。
如今可以说是一个直播时代。 数据显示,我国直播受众已达近5亿,大多数观众对直播形式有亲切感。 直播之所以流行,一方面是因为窥探他人隐私和秘密是人们的本能欲望。 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人们都容易对涉及个人隐私(尤其是情感)的故事感兴趣,更不用说名人的隐私了。
“云录制”综艺节目无一例外地关注明星的私人身份和家庭生活。 观众可以看到书呆子王一博变魔术、李维嘉给妈妈染头发、宋威龙不靠谱的厨艺; 还可以看到明星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的,明星家里的室内装修风格是怎样的。 。
与演播室综艺剧本完整、尽量避免意外不同,“云录制”节目的设计较少,会有更多突发灵感的有趣时刻。 比如“哎!你在做什么?”在《天天云时光》中,杜海涛妈妈和维嘉妈妈都很有综艺感,和儿子配合默契; 在《天天云时光》中,黄雅莉的妹妹也出现在了剧集中,因为她是王一博的粉丝,瞬间就成了追星族。 现场,那个想要偷看偶像的小脑袋“穿越”到屏幕里,相当真实可爱……这些“粗暴”的瞬间,让这部剧真实又人性化。
我是杜海涛妈妈的粉丝,她的阿姨好可爱
黄雅莉的妹妹是王一博的粉丝。 她扭过头来“窥视”神像。 当她被发现时,她立即缩回了头。
直播还提供了一种陪伴感,看直播是打发无聊的最好方式之一。 深夜是直播流量高峰时段。 这是因为很多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想要彻底放松一下。 他们懒洋洋地躺在床上,点开直播,看着镜头对面的人努力自娱自乐。 称呼自己为“朋友”、“宝贝”,甚至时不时准确地喊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既能暂时填补情感上的空虚,又能打发无聊。
在疫情影响下的这个特殊节点,普通人更需要陪伴。 宅在家里,很少出门,没有社交,没有娱乐。 “云录制”节目呈现的是“与观众实时交流”的状态(这一点在直播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这个时候就显得很“小心”——观众就会知道,此刻有很多人都和他们一样。 此时此刻,有一颗星星陪伴着他。
“云录制”节目有陪伴感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疫情过后,“云录制”会成为综艺节目的常见形式吗? 毕竟,在短视频和直播的冲击下,近年来电视台的开播率有所下降,大量观众流失。 “云录制”是电视台发挥直播和短视频优势并将其融合的体现。
但事实上,“云录制”综艺很难成为常态。 它的成功是在特殊时空背景下的成功。 受疫情影响,综艺节目库存紧缺,人们无法外出,观众有娱乐需求。 结合疫情的“云录制”开始流行。 平时,与精心打磨的剧本、多镜头、丰富品种的演播室综艺、真人秀相比,这些“云录制”在题材上有很大局限性,形式上也显得单一。 说白了,如果不是强迫明星和观众呆在家里,明星就没有时间在家直播,观众也没有耐心去忍受制作过于简单、仓促的综艺节目——它们并不像使用抖音或快手那么有趣。
但无论如何,在特殊时刻诞生的特殊“云录”节目,仍然为电视综艺节目与“云录”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天天运时间》“哎!你在做什么?”《好好吃饭》等节目的概念都不错。 虽然不适合常规播出,但是非常适合在春节这样的特殊节点上线。 有了这次的经验,我们下次会打磨得更加精致。 毕竟,疫情是暂时的,观众对陪伴的需求是长久的。
声明:我们是澎湃新闻文化娱乐部微信公众号。 栏目官方微博为“澎湃新闻”,唯一APP名为“澎湃新闻”。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有戏”专栏。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转发至您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