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板块集体走弱,宋城演艺为何“一枝独秀”? 作为国内第一家演艺公司,宋城演艺真正实现了低投资、高收入、高毛利。
受疫情影响,沪深旅游酒店板块持续下滑,不少景区上市公司直接跌停。 而主业为旅游、演艺的宋城演艺却“一枝独秀”,抗跌能力突出,逆市上涨。
在旅游行业,宋城娱乐可以称得上是一家“奇怪”的公司。 它是从主题公园起家的,虽然主题公园很一般,但是娱乐业却成为了行业中的绝对龙头。
以低投入实现高收入、高毛利是其商业模式的核心。
新模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出现了主题公园的投资热潮。 后来,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市场。
但建造掘金主题公园并不容易。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运营主题公园近70%都在亏损,只有10%在盈利,后者就包括宋城娱乐。 宋城演艺2019年净利润13.42亿元,同比增长4.28%。 在资本市场上表现良好。 2019年其股价全年上涨45.58%,总市值突破400亿元。
1996年,首个宋城演艺主题公园在杭州开业。 创始人黄巧玲受到《清明上河图》的启发,建造了这座古色古香的宋城。 但如何在众多主题公园中推陈出新,持续吸引游客呢? 宋城演艺首创“主题公园+现场演出”模式,即在顶级旅游城市景点旁建设宋城主题公园,并在主题公园中加入原创文化表演。
其核心商业模式是建设主题公园、进行大型舞台表演、收取门票赚钱。
这种商业模式的核心优势是:
一是靠山支撑山。 宋城演艺的选址具有“引流”属性,即在热门旅游景点旁边建设主题公园,然后与渠道方合作疏导流量。
以三亚为例,宋城三亚的渗透率常年保持在10%左右。 也就是说,每10个在三亚过夜的游客,就有1个是去宋城三亚看《三亚千古情》的。
与纽约百老汇等发达地区20%的渗透率相比,未来宋城的演艺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其次,演艺作品编排能力强,标准化程度高,受天气和周期性因素影响较小。
创始人黄巧玲是军人出身。 转业后长期从事文艺工作。 他在剧本创作和表演策划方面很有造诣。 他创作的《双世宠妃》系列节目,以节目内容的质量和舞台设计的水平享誉业界。
在一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出中,团队花费了10万多元制作了一套蝴蝶服。 演出结束后,有观众反映这套衣服臃肿难看,黄巧玲当即决定全部报废重做。 他经常去礼堂征求观众的意见。 剧目上演前,他亲自审阅、修改。
通过对舞台的极致打磨,宋城演艺已经形成了从创作编排、舞台搭建到推广的全产业链。 即使在最繁忙的时候,宋城演艺能容纳近4000人的场地,每场演出的间隔时间也只有20分钟。 同时,演艺节目基本在室内举行,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小。
第三,成本可控。
首先,拿地成本低。 凭借“旅游+文化”积累的强大影响力,宋城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旅游和演艺有利于打造城市名片,政府也愿意提供补贴和支持。 因此,宋城得以低价签约。
其次,可复制性差,灵活性低。 宋城演艺已形成模块化、标准化的表演形式,可复制性强。 除去场馆建设等硬性成本,每天演出一场和10场演出的成本没有太大区别。 即使演出多次“翻身”,也只需为表演者和工作人员的劳动多付一些钱,而票价不变。
同时,楼层效率高。 “主题公园+现场演出”的业态解决了演出时间和观众时间安排的问题,让游客的选择更加灵活,从而减少演出中不必要的损失; 剧院面积大,座位多,风雨无阻,保证了演出数量。 楼层效率高。 宋城演艺每年演出8000余场,可容纳观众约3500万人次。
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全球知名主题公园品牌的毛利率普遍在40%以上,而宋城娱乐的毛利率则达到70%以上(2018年财报数据)。
以演艺为核心,宋城演艺真正实现了低投入、高收入、高毛利。 目前,在旅游演艺行业,千古情、印象、山水、长隆四大演艺公司占据了中国旅游演艺行业60%以上的份额。 其中,宋城演艺所占比重最高,占比超过30%。 宋城是“独门独户”。
两条腿走路
有了“完美”的业务在手,宋城演艺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复制“小型主题公园+现场演出”模式,第一步是重资产扩张模式。
宋城演艺利用自有资金购买土地、建设主题公园的重资产扩张模式,逐渐从杭州复制到三亚、丽江、九寨沟、桂林、西安等旅游景区。
重资产扩张模式让宋城演艺的财务压力偏高,但低于同行主题公园。
宋城每座新城建设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至8亿元; 相比之下,上海迪士尼需要面积91万平方米,总投资340亿元——40多年来投资缺口2倍,宋城的占地效率可达到迪士尼的2至6倍。
但宋城的演戏一向非常依赖渠道。
宋城85%的观众来自团体游客。 为了持续绑定团体客户,宋城采取高票价高返利的策略,向旅行社等渠道支付高额返利。 200~300元的平均航站楼票价不到财报实际记录的100元。 此外,宋城演艺还与当地酒店、茶馆等草根渠道达成合作,在店内放置宣传册,达成销售协议并给予返利。
宋城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客源,对渠道的依赖也变得高度。 宋城的渠道成本一直很高。
为了摆脱单一的盈利模式,宋城开始探索多元化路径。
从线下演艺到互联网演艺。 2015年,宋城以26.14亿元收购六房,持有100%股份,确认商誉24.17亿元,开始向年轻人靠拢。 受此消息影响,宋城娱乐市值在3个月内从逾100亿元飙升至530亿元。
向轻资产模式靠拢。 2016年,宋城演艺开始从过去输出资本和管理的重资产模式转向输出品牌和管理的轻资产模式。 通过与景区强强联手,依托创意、管理、品牌优势,为合作伙伴提供品牌授权、策划设计、导演创作、托管运营等服务。
轻资产扩张模式下,宋城演艺不提供钱,只提供人。 缓解自身资金压力,还可以收取服务费或管理费。
宁乡是其品牌输出的第一个项目。 宋城演艺提供《双世宠妃》品牌授权、剧本创作、策划概念设计、互动项目概念设计、施工协助、开业筹备等一系列服务,总金额约2.6亿元。 此外,宋城演艺还派人对项目进行日常运营管理,收取景区营业收入20%的管理费。
随着轻资产品牌输出业务的推进,宋城的演艺设计策划费收入和预收款项同比增长。 2016年至2018年,设计规划费收入分别为1.23亿元、1.63亿元、1.26亿元。
至此,宋城演艺开始走向“自建+轻资产”的两条腿走路模式。
轻资产扩张模式显然转移了相当一部分模式扩张的风险。 宋城娱乐或许借助杠杆,成为另类的“中国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