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从人民广场路过上海大剧院
你总能看到正门前的广场上搭建着一个舞台。
以“水晶宫”般的大剧院为背景
舞台上排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优美的音乐让路人
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这一切都是为了全国首家模糊剧场
户外歌剧《魔笛》演出准备工作
这是上海大剧院20周年庆典系列剧的一部分
该剧也是上海大剧院2018-19演出季的开场歌剧。
将于8月25日至26日晚在上海大剧院正门广场上演。
8月23日,上海大剧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露天歌剧《魔笛》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演出的各项重要内容。
SMG副院长袁雷、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院长、上海大剧院院长张明,东方卫视中心副主任、公益媒体中心总经理张松华,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小丁,汉堡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户外《魔笛》导演乔治·德尔农、汉堡国家歌剧院指挥内森·布洛克、弗莱迪·曼森4D董事长邹思伟等歌剧嘉宾出席在大剧院举行的《魔笛》演出》发布会上,与媒体朋友们共同见证即将上演的首部露天歌剧,共同揭开这部全新“上海制作”的神秘面纱。
上海大剧院此前曾上演过多个版本的《魔笛》,如苏黎世歌剧院的版本、柏林歌剧院的版本、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版本等。 那么这部由上海大剧院与汉堡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户外歌剧《魔笛》能擦出怎样的新火花呢?
以上海为背景的露天歌剧
《魔笛》是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 它于1791年在维也纳首演,不仅是歌剧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许多歌剧爱好者的入门作品。 这部歌剧创作已有200多年,但仍然向人们传递着独特的艺术理念。
由于这部作品跨越时代的戏剧魅力,2017年4月汉堡国家歌剧院制作并首演的新版《魔笛》将原剧的故事移植到了现代。 剧中的人物都是现代人。 主演。
▲ 2017年汉堡国家歌剧院歌曲《魔笛》剧照
《魔笛》在汉堡首演时,多媒体屏幕上呈现的场景是汉堡的城市、港口和重要地标。 本次演出还将上海的城市地标融入到剧情中。
舞台的东西两侧将采用多媒体屏幕,呈现与演出相匹配的动态画面和鲜明的上海城市形象。 观众区镶嵌在舞台周围,巧妙地将观众置身于戏剧之中,沉浸式的全息音效保证了观众良好的视听享受。 经验。 此前,德国制作团队已来到上海进行前期调研,考察了中山东路及外滩、莫干山路、1933老长坊、上海中心、豫园、田子坊、外滩观光隧道等城市地标,并进行了拍摄和制作。一些有特色的场景。 《魔笛》的剧情中穿插着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本次演出由汉堡国家歌剧院演出,纳坦·布洛克担任指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现场伴奏。 上海歌剧院男低音歌唱家于洋受邀担任解说员,与YOUNG CLASS X合唱团同台演出。
▲指挥家纳坦·布洛克
▲YOUNG CLASS X合唱团
原剧中的一些音乐和管弦乐的构成相对减少,歌剧的对话重新编写,情节背景也进行了地域化。 露天歌剧《魔笛》演出时长80分钟,保留了原剧的基本情节和经典唱段。
导演是汉堡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乔治斯·德尔农 (Georgis Dernon)。 他还曾担任欧洲多家剧院和音乐节的导演和艺术总监。 他改编这部名剧的初衷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 通过新颖的观看关系了解《魔笛》等歌剧作品。
▲导演乔治·德尔农
汉堡国家歌剧院成立于1678年,早期的大部分地方歌剧演出都在这里上演,让歌剧文化在汉堡蓬勃发展。 汉堡国家歌剧院拥有300年的辉煌历史,瓦格纳、威尔第、亨德尔等音乐家都曾在这里取得辉煌。 如今,汉堡国家歌剧院已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剧院之一,欧洲专业杂志《歌剧世界》于 1997 年和 2005 年将其评为“年度歌剧院”。
Blur 剧院首演沉浸式户外歌剧
户外歌剧《魔笛》是上海大剧院在户外演出领域的首次尝试。 演出脱离了框架式舞台,在主入口广场与剧场建筑结合搭建了室外表演平台和十字形舞台。
户外歌剧《魔笛》的舞台和多媒体设计由fettFilm的视频艺术家创作,并结合Fiddlemanson 4D采用“四维全息声音”技术呈现。 fettFilm的德国艺术家致力于将图像与其他媒介相结合,创作出一体化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并不局限于装饰道具,而是与戏剧内容结合最为紧密。
▲夜间排练
Freddy Manson 4D的“四维全息声音”技术采用三重“沉浸式”观看体验——“沉浸式影院”采用全息电子声罩技术,还原3D户外影院声学环境,仿佛置身于主入口广场A建成“无墙”大剧院; “沉浸式观看”将四个观众区域的声音放大,确保高质量且一致的聆听体验,打破传统影院最佳聆听位置的限制。 ; 而“沉浸式表演”则利用声音定位跟踪技术对演员的声音进行放大,实现“声音跟随动画”,即人走到哪里,声音就“跟随”到哪里。
▲183个定制全息扬声器,打破最佳聆听位置的限制
▲ 100多个专业麦克风拾取乐队声音
户外音效体验——橄榄剧夜女王咏叹调 00:0000:41
▲小编在探班时边走动边录制了一小段《夜后女王的咏叹调》,音质完全不会受到座位位置的影响。
作为户外歌剧《魔笛》的协办方,上海广播电视台派出了专业的技术和导演团队参与演出现场直播。 艺术人文频道将于8月25日21点30分独家直播该剧。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观众和年轻人以更加开放的方式与户外戏曲产生共鸣,亲近和热爱经典艺术,艺术人文频道8月24日21点30分开设“纵横经典”栏目还将特别邀请曾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电影《魔笛》中担任主角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黄英、音乐学家陶鑫,为歌剧《魔笛》进行导赏。
▲黄莺在都市版《魔笛》中饰演帕米娜
多年来,上海大剧院保持着以歌剧拉开新演出季的传统,参与了多部歌剧制作。 继2016年与新禅戏剧中心合拍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2017年与上海歌剧院合拍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后,2018年上海与新禅戏剧中心合拍歌剧《魔笛》由大剧院和汉堡国家歌剧院制作的不仅延续了这一传统,而且首次将歌剧表演的舞台从剧院移至主入口广场。
这部中德联合制作的歌剧也是上海大剧院2018-19年度“十佳/不容错过”演出季的首演。 露天歌剧《魔笛》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专业团队现场录制,通过电视、网络向观众播出。 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让无法亲临现场的戏曲爱好者也能观赏到经典戏曲。 现代的诠释也让更多普通观众通过网络观看了解歌剧、走近艺术。
原文链接:中国首部户外歌剧《魔笛》模糊剧场幕后揭秘!
转载说明:本文为橄榄古典音乐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多合作方式请联系橄榄古典音乐公众号:classicmusic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