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从真人秀看制作理念的偏离与价值内核的空洞

时间:2024-03-06

纪录片和剧情片哪个优先?

在表达上,真人秀节目应以客观真实为第一标志。 然而,面对互联网生态中海量的信息、丰富的视听内容以及高频次的移动观众接收习惯,不少真人秀创作者选择刻意在节目中插入各种戏剧性场景,以达到吸引持久关注的目的。 。 。 于是,以现实为生活的真人秀越来越像以虚构为核心的影视剧。 他们有着各种反差强烈的“人物”解读,以及充满戏剧性矛盾和冲突张力的“情节”结构,甚至每期的结尾也展现出“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就听听”的悬念和连续性。直到下一集的崩溃。” 无论《奔跑吧兄弟》中“小任务”、“追逐战”引发的激烈对抗,还是《极限挑战》中参与者体验不同职业带来的喜剧效果; 旅途中表现出的性格反差,或者《龙卷风》中代际互动中表现出的浓浓亲情,都是戏剧手法的典型运用,也是戏剧策略的寓意。 “创意真人秀游戏秀”、“全员加速”和“历史体验真人秀”《一起穿越吧》聘请专业导演、编剧精心打造“故事”,将节目进程融入历史和剧情。 、科幻、游戏等多重时空,内容和形式与影视剧非常相似。

如何策划真人秀_真人秀节目的策划要点有哪些_真人秀节目的策划方法有

这种由内而外的戏剧化,确实增强了节目的收视力和传播力。 然而,对于真人秀这样的节目类型来说,这样刻意的主观干预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或者是本末倒置了呢? 从长远来看,它会模糊其本质属性吗? ,失去发展潜力? 真人秀并不排斥戏剧,但我们必须警惕“人造”戏剧。 一部高质量的真人秀应该巧妙地将戏剧效果隐藏在客观的纪实图像中,而不是在节目策划时提前堆砌出一个又一个戏剧范式和情境。 例如,目前最典型的叙事模式是以“任务卡”的形式给每个参与者或每组参与者分配任务。 设立环节的目的是引发激烈对抗,转折点力求实现“最后一刻救援”。 诚然,通过与影视剧美学的融合,或许可以利用类似于“人物”、“剧情”的元素、段落、线索来暂时提升真人秀的收视率,但在长此以往,很可能透支其独特的审美个性,最终使其人气下降,很难独立成为电视综艺长廊中的“这一位”。

如何打好“明星”牌

如今,大量的真人秀节目都与“明星”息息相关。 由于天价片酬和高曝光率的诱惑,许多过气演员和当红明星纷纷涌入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制作。 不仅他们自己在节目播出中走红,就连他们的家人也纷纷参与其中。 他一夜成名,身家暴涨。 可以说,一些真人秀节目不再是普通人的梦想平台和互动空间,而是演变成制造各种娱乐八卦的是非圈子和引诱明星竞争的名利场。

真人秀节目的策划要点有哪些_如何策划真人秀_真人秀节目的策划方法有

2015年7月和2016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明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必须摒弃‘依靠明星收视率’的误区,纠正单纯依靠明星的倾向,不能把节目变成明星竞争、炫富的场所。” “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加真人秀节目,不准参加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国宣传炒作明星儿童”。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此前此类节目的过度追星现象。然而,最近的现实情况节目中加入了一些“奇思妙想”的明星,比如《加油冠军》汇聚了文体明星,《跨界歌王》有影视明星反向演唱,《熟悉的味道》则以“美食快车”为特色。 》聚焦明星的成长经历。 此外,还存在程序名称欺骗的现象。 比如《花样男子》原名改为《花样男子》,《偶像来了》第二季更名为《我们来了》。 乍一看,似乎被削弱了。 明星效应,如果仔细看内容的话,就是换汤不换药,而且比以前还差。

确实,“明星”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健康的“追星”也是一种可以理解、正常的社会现象。 作为覆盖全社会的电视节目类型,真人秀显然无法阻挡“明星”元素,但其创作者在这个问题上应从三个方面谨慎:

第一,不要过分依赖明星,把明星当成节目的全部亮点。 也不应该花重金请来所谓的“大牌”、“大牌”,助长节目制作上的铺张攀比;

其次,我们不应该把视野局限于演艺明星。 各行各业靠诚实做事而出名的人不乏其人。 如果能将身份更加多元化的明星融入到节目内容中,或许能够凸显励志精神和人性的真善美;

三是着力打造平民明星,为千千万万普通百姓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用人文情怀提升素质水平。

真人秀节目的策划要点有哪些_如何策划真人秀_真人秀节目的策划方法有

继《中国好声音》、《音乐大师班》、《笑傲江湖》等节目采用“明星导师+普通学生”模式后,《我想和你唱歌》在明星与明星的互动关系上又取得了突破。普通人。 一些创新的探索,其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普通人通过移动互联网APP上传与明星歌手一起唱歌的视频。 节目中“大家都唱”的欢乐场面,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亲切感、代入感和共鸣感。 。 一言以蔽之,真人秀中的明星讲的是“用”而不是“体”,讲的是“术”而不是“道”。

娱乐时如何注意营养

显然,真人秀节目离开娱乐就无法生存,但如果止步于娱乐甚至“娱乐至死”,那就是空虚、浅薄,必然会很快消亡。 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要让观众真正感受到“有趣”确实很难; 而要让观众在感觉“有趣”的基础上感到“有意义”就更难了。 这需要电视人的责任感和创新智慧。

最近荧屏上有几档节目——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北京卫视的《继承者》和山西卫视的《演员之王》值得关注。 这些具有典型真人秀特点的节目,在收视率上可能不如上面提到的一些案例,在内容制作和流程设计上还有改进的空间,但它们有两个宝贵的共同点:一、节目的精神内核是传播民族文化精髓,无论是诗歌、戏曲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通过“真人”竞赛的“秀”来弘扬; 其次,几档节目虽然有明星,但专注于表演,很多领域明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质就明星本身而言,处于从属和辅助地位,完全服务于节目的意义生产。

当然,真人秀节目的“营养”和“能量”并不局限于传统文化维度。 凡是激励、引导人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都可以作为节目的主题。 关键是探索精神修养与视听享受的无缝融合。 可行的连接路径是教育与娱乐、理论与事实、情感与风景相结合的巧妙创意。 例如,旅游真人秀将异国风情的展示与人际交往的精细化融为一体; 体验真人秀节目通过戏剧性的身份换位带来的人生启迪; 竞技真人秀节目在展现高超技巧的同时,也展现了挑战的勇气和魄力。 团队精神; 歌舞真人秀节目在激烈的赛事中给观众带来视听和审美享受。 这些都彰显了主创们的匠心,闪耀着节目的人文光芒。 当今的互联网传播环境,内容复杂多变,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网络综艺为了博取眼球,不惜打破道德底线甚至法律界限。 这个时候,真人秀节目不但不能受其影响而降低质量,更应该以真诚、有营养的创意和制作来引导收视品味、优化传播生态。

(作者 颜伟、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街道徐家棚街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佳馨花园1号楼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威九国际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1031796号     网站地图
威九国际(中国)官网首页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