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是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的,是一种既符合逻辑又超出常人想象的思维过程。在平面设计中,创意是一个永恒而经典的话题,它合情合理、井然有序、新颖别致,将创意想法或设计理念转化为具有全新视觉意识的设计形式,是对熟悉元素的重新组合。
广告图形的创意方法
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广告作品,经典的案例无疑是那些具有良好平面创意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一种观者与设计师之间深刻的交流与沟通。广告平面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师有好的创意和思维逻辑,并运用巧妙的表现手段将创意内容更好地展现出来。
创造力的产生是一种训练、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是一种执行的结果、是一种可以遵循的规律。
大脑映射
脑图结构复杂却又十分清晰,每个环节都是思维产生的重要步骤。如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链条,这种创作方式是一种富有创意、辐射性的思维方式。通常我们会收集、积累原始图形素材,并将它们储存在脑图中。一旦需要,所有与创造力相关的元素就会并行出现,而所有需要的元素最终都会从脑图中而来。
加强
强化法是强调主题,将夸张运用到极致的一种手法,是创意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很多经典案例都出自此手法。夸张手法要求在表现中要找到图形所表达的主题中心思想,通过夸张和强化来表现最贴近主题、最能打动观众视觉效果的图形,既合乎逻辑又合情合理,既新颖,又能将点睛之笔发挥到极致。
省略
省略是表达情感的常用方式,常用于文字叙述和图片设计。为了直接表达或追求特殊效果,设计师有时会在平面设计中省略可以省略的部分,或省略不必要的情节,甚至大胆省略广告构思中的重要环节,省略广告主体的标志性图形,而以其他辅助图形和信息符号作为创意表达的主体。这是一种高度概括、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大胆的表现手法,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替代方法
替换与省略都是广告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它们的含义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前者往往省略掉最重要的内容,而后者则往往替换掉图形中最重要的部分。
替换法就是寻找与创意构思意义相关的图形,但并不代表强行替代,一定要找到适合替换的东西才行,否则会白费力气,适得其反。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其实相当难。灵感来自于寻找与意义相关的图形,找到对的元素,设计就成功了一半。替换法不仅仅是图形创意中意义的替换,还包括文字的替换,文字读音的替换等等。
幽默
如果一则广告能让人开怀大笑,那么无论是创意图形还是广告内容,广告的创意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这种特殊的情感表达就是幽默。幽默通过创意图形设计,让观看者感到愉悦和谐,带来欢乐和轻松的笑声。除了开心之外,观看者还会被作品的内容深深打动和感染,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
幽默表达充满亲切感,可以让大众与设计师乃至广告创作主体更加亲近,这种矛盾冲突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幽默表达是生活的调味剂,具有极佳的观察能力,对对象充满理解与共鸣,有时也用幽默来处理烦恼和矛盾情节,发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同构
是指两个或多个图形的组合,利用事物间某些相似的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富有内涵的、富有哲理的统一体。图形的组合要自然,要求相似的关系或不相关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才能传达信息。这种相似可以是意义的相似,也可以是视觉的相似。
可以将不同纹理、不同元素、不同种类组合在一起,突破物体与形状的对立与矛盾,使之协调统一,创造出具有一定概念意义的合理图形。同构图形强调“创造”的概念。同构图形不注重对生活中真实性的追求,而更注重视觉感官上的艺术性和合理性。
正负形法
正负形相互映衬,充分利用了画面空间,产生新颖、简练、丰富的语言效果。正负形往往随着视点的变化而相互转化,正、负部分的轮廓必须共用一条线,这种对立与矛盾正是这类图形的魅力所在。正负形在图形表现上具有巧妙的艺术特点,重要的是选择、发现和把握正、负形特殊的外轮廓线,发挥想象力。它的巧妙运用,使图形充满智慧。
采购
寻源法就是追根溯源,寻找到真相。寻源法是广告图形创意设计中比较难掌握和运用的表现方法,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夸张和流畅的叙述,更是一种挖掘本质,找到事物最根本来源的方法。一旦挖出的真相深刻而具有说服力,平面设计就大获成功。
每一个成功的广告设计背后,都有一个让它成为经典的原因。例如:
①超出常人想象却又合乎逻辑的图形创意。
②设计中独特的视角,不仅寓意深刻,而且能充分表达问题的意义。
③视觉表达的创新,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让观众理解创作的内涵。
④画面制作上超强的视觉冲击力。
⑤艺术水准与商业效果兼具,成果显著。
这些都是优秀的广告图形创意作品应该具备的条件,它们既是广告设计对图形含义的深刻解读与运用,也是对多种图形创意方法尝试的结果。
①今日头条官方账号:设计情报,顶级创意设计师必备